近期,57岁的沈女士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症状,在当地医院门诊体检,彩超检查结果提示双侧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(单发),右侧颈动脉球部斑块形成(单发),为求进一步治疗,故前往省医院就诊。 就诊时,沈女士自述,既往存在高脂血症病史3年,期间通过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降脂治疗,无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脏病、肺部及肾脏疾病等。 医生为其查体,提示神志清楚,对答准确,定向力、计算力、记忆力正常,GCS评分15分;嗅觉、视力粗测正常,无饮水呛咳、声音嘶哑、吞咽困难;四肢肌力正常,感觉运动可,双侧巴氏征阴性。 综合上述结果,初步诊断为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,建议入院治疗。 入院后,医生为其完善相关检查,脑血流图检查显示:局部可见血流速度增快,因此考虑沈女士目前头晕症状可能与颈动脉硬化合并斑块形成有关。 随后,医生为其进行保守治疗,给予抗血小板治疗、稳定斑块治疗及改善脑供血不足等治疗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,沈先生的头晕症状得到缓解。 医生提醒,颈动脉硬化是血管老化的一种表现形式,临床上常常伴有内膜增厚,斑块形成,绝大多数患者无症状,常在体检中被发现。 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需干预,颈动脉斑块不断发展,不仅会造成颅内动脉供血不足,如斑块不稳定脱落,还可能会诱发急性脑梗死。 因此,早期干预,饮食运动控制,定期复查等,对于患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。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,是血管脆性的改变,动脉管壁增厚、变硬,失去弹性、管腔狭窄。 它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,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,至中老年时期加重、发病。 而且,动脉硬化会在高血糖、高血压、吸烟等因素的作用下,逐渐加重。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表现,常常在体检中发现。血管有无动脉硬化,一般看这2个指标就知道。 1.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液中的脂质成分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,可检测总胆固醇、甘油三酯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。 其中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胆固醇),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。 因为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输胆固醇的脂蛋白,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将胆固醇从肝脏输送到外周组织。 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时,会在血管壁内沉积,当这些沉积物逐渐增大,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,如果斑块发生破裂,可导致血栓形成,阻塞血管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沉积还会引发血管壁的炎症反应,吸引更多的白细胞和炎症因子到血管壁,这种炎症反应会进一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,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 因此,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,对于预防动脉硬化及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。 健康人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目标应<3.4mmol/L; 糖尿病患者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目标应<2.6mmol/L; 患冠心病、脑卒中等高危人群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目标应<1.8mmol/L。 2.超敏C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高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,但是超敏C反应蛋白如果增高与动脉硬化是相关的。 C反应蛋白在血液当中如果测出来增高,一个是和炎症相关。 另一个是如果血液里面含量非常高,通过特殊的超敏方法,测出来微量的C反应蛋白,叫超敏C反应蛋白,如果增高可能预示着身体里面存在着动脉硬化的风险。 超敏C反应蛋白的正常值为0~3.0mg/L,当临床发现结果有异常时,建议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,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,以免延长病程,而耽误治疗。 动脉硬化指数测算 动脉硬化指数是临床衡量动脉硬化程度指标,能够直接反应人体动脉硬化的程度,其正常值为<4。 计算公式:动脉硬化指数=(血总胆固醇-高密度脂蛋白)÷高密度脂蛋白 通常动脉硬化指数越低,发生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低,因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越低。 如果动脉硬化指数超过4,通常提示存在动脉硬化。 数值越高,通常动脉硬化程度越严重,可能出现冠状动脉、主动脉、脑血管等内壁脂类沉积,形成斑块,影响局部供血,最终导致相应气管缺血缺氧,引发冠心病、脑梗塞等严重疾病。 动脉硬化,2个方法可以自查 01测量血压 家里可以备一个血压计,通过测量肢体两侧的血压,如果两侧肢体的血压不一致,且差距较大的话,要提高警惕,低的一侧可能提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,影响到动脉血流的通畅性,导致血压下降。 02触摸脉搏 通过触摸脉搏的方法来比较两测的脉搏搏动是否一致,正常情况一摸就能感受到它的激情澎湃,如果两侧脉搏的强弱并不一致,弱的一侧可能提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风险。 另外,还可以通过观察皮肤颜色,如皮肤出现苍白或者是紫绀,可判断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发生。 如何预防动脉硬化 1. 合理饮食:减少盐分和脂肪的摄入,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,因为这些食物都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。 避免过多摄入高胆固醇的食物,如动物内脏、蛋黄等,以及过量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,平时可选择优质蛋白,如鱼、禽、瘦肉等,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,如维生素C、维生素E、钾、镁等。 2. 规律运动: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,或者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。 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,提高新陈代谢率,进一步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。 3. 戒烟限酒:吸烟会导致血压升高、血脂异常,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,而过量饮酒也会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。 4. 控制体重: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,有助于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。 5. 定期体检:控制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并定期体检,如果发现异常指标,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,从而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。 |